• 关于瑞盾

     

    艾瑞盾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清水混凝土保护剂、清水混凝土挂板、透光混凝土及纳米水泥为主的企业。

    进一步了解
    业务范围
    瑞盾资质
  • 产品中心

     

    艾瑞盾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,主要以透光混凝土、清水混凝土保护剂、清水混凝土挂板、微水泥以及各种清水混凝土制品、高端装饰混凝土、UHPC等为主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    进一步了解
    透光混凝土
    清水混凝土挂板
   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
    预制清水混凝土制品
   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
    微水泥
    其他产品
  • 成功案例

     

    经典案例,品质呈现,IREDON透光混凝土、清水混凝土保护剂、微水泥、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景观用透光混凝土应用案例。

    进一步了解
    透光混凝土
    清水混凝土挂板
    预制清水混凝土制品
    其他制品
    仿清水混凝土
   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
    微水泥
  • 新闻资讯

     

    艾瑞盾企业新闻以及清水混凝土知识、艺术混凝土知识、陶瓷透光砖透光混凝土等产品知识均在这里哦。

    进一步了解
    清水混凝土知识
    公司新闻
    透光混凝土
  • 招商加盟

     

    艾瑞盾与您携手打造高端装饰混凝土整体解决方案平台。

    进一步了解
    招商加盟
    加盟政策
    各地代理商

混凝土用聚氨酯面漆的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

混凝土用聚氨酯面漆的用量控制需贯穿 基材预处理材料准备施工过程后期验收全流程,核心是通过标准化操作减少无效损耗、确保涂层厚度达标,同时避免因用量不足导致防护失效或用量过剩造成浪费。以下是具体控制要点,结合技术规范与实际施工经验展开:

一、基材预处理:从源头减少 隐性损耗

混凝土基材的多孔性、粗糙度及缺陷会直接导致面漆渗透或局部堆积,是用量失控的主要源头,需通过预处理精准控制:

基材状态管控

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≥25MPa、养护满 28 天(未达标基材易起砂,需额外用界面剂处理,增加用量);

控制基材含水率≤6%pH 8-12(含水率过高会导致面漆起泡,需返工补涂;pH 超标会腐蚀树脂,可能需额外涂抗碱封闭底漆)。

表面粗糙度与孔隙封闭

采用抛丸 / 喷砂处理至 Sa2.5 级,粗糙度控制在 30-70μm(过粗会增加面漆 填充损耗,过细影响附着力);

必须先涂环氧封闭底漆(用量 0.1-0.15 kg/㎡),封闭混凝土孔隙(未封闭基材会导致面漆渗透损耗增加 10%-20%),待底漆实干后再涂面漆。

缺陷修补

宽度>0.3mm 的裂缝需开凿 V 型槽(深度:宽度 = 2:1),用弹性聚氨酯修补剂填充(避免面漆在裂缝处堆积浪费);

表面坑洼、麻面用环氧砂浆找平(找平后表面平整度≤2mm/2m,减少面漆局部厚涂)。

二、材料准备:精准控制 基础用量

聚氨酯面漆为双组分体系,材料配比、熟化及固含量选择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用量,需严格按规范操作:

严格遵循 A/B 组分配比

按产品说明书精准配比(通常 A:B=5:1,重量比,非体积比),使用电子秤称重(误差≤±2%);

配比错误会导致固化不良(需返工重涂,增加用量),或固化后漆膜过脆(易开裂,间接增加补涂量)。

控制熟化期与适用期

混合后需在规定温度下熟化(25℃30 分钟,低温时延长至 1 小时),未熟化面漆流动性差,易导致涂布不均(局部厚涂);

混合后的面漆需在 适用期内用完(25℃4-6 小时,高温时缩短至 2-3 小时),超过适用期的面漆会凝胶,无法使用(直接造成材料浪费)。

根据场景选择固含量

大面积平整基面(如地坪、外墙)优先选高固含量产品(溶剂型固含量 55%-65%,水性 45%-55%),单位重量可形成更大干膜面积(比低固含量产品用量减少 20%-30%);

复杂结构(如护栏、边角)可选中等固含量产品,避免高固含量涂料流动性差导致的涂布不均。

三、施工工艺:动态调整 涂布量

不同施工方式的材料利用率差异大,需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减少损耗,同时确保干膜厚度达标:

按场景选择施工方式

施工方式

利用率优化要点

用量控制技巧

无气喷涂

压力控制 15-20MPa,喷嘴口径 0.2-0.3mm(压力过高易雾化浪费,过低易流挂);喷枪与基面距离保持 30-50cm,匀速移动(速度 10-15cm/s

先小面积试喷,用湿膜梳检测湿膜厚度(干膜厚度 = 湿膜厚度 × 固含量),调整喷涂速度至湿膜达标

辊涂

选择中短毛辊(毛长 3-5mm,过长易蘸料过多,过短易漏涂);辊涂方向沿同一方向(避免交叉涂布导致厚度不均)

每辊涂料蘸取量以 不滴落、不堆积为宜,涂布后用湿膜梳抽检,局部漏涂处补辊时少量蘸料

刷涂

用羊毛刷(吸附性好,减少滴落);刷涂顺序 先边角、后平面,避免重复刷涂(重复处易厚涂)

横刷竖刷斜刷的顺序均匀涂布,每遍用量控制在理论值的 90%(避免后续复涂时叠加过厚)

 

控制复涂间隔与涂布遍数

按产品要求控制复涂间隔(25℃8-12 小时,低温时延长至 24 小时),未实干前复涂会导致面漆溶胀,增加用量且影响性能;

如需多遍涂布(如干膜 60μm 以上),采用 薄涂多遍(每遍干膜 20-30μm),比 厚涂一遍更节省用量(厚涂易流挂,需额外修补)。

四、厚度检测:实时监控 用量达标

干膜厚度是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,需通过 过程检测 + 最终验收确保用量精准:

过程检测(湿膜厚度)

每涂布 100㎡或每道工序后,用湿膜梳(精度 0.1μm)在基面随机取 5-8 个点检测(涵盖平整处、边角、缺陷修补处);

计算公式:湿膜厚度 = 设计干膜厚度 / 产品固含量(例:设计干膜 50μm,固含量 60%,则湿膜需控制在 83μm 左右),偏差超过 ±10% 时立即调整涂布速度或蘸料量。

最终验收(干膜厚度)

面漆实干后(通常 24 小时,低温时 48 小时),用磁性干膜测厚仪(适用于混凝土上的金属底漆配套体系)检测,按 GB/T 13452.2 标准:

单点厚度设计值的 80%,且平均厚度设计值;

若局部厚度不足(如低于设计值的 70%),需补涂(补涂时用刷涂,少量多次,避免整体增厚浪费)。

五、损耗控制:减少 无效浪费

施工中的材料浪费(如混合过量、工具残留、环境影响)是用量超标的重要原因,需针对性控制:

材料混合量控制

“1-2 小时施工量混合面漆(例:无气喷涂效率 200/ 小时,理论用量 0.2 kg/㎡,则每次混合 40 kg 左右),避免混合过多导致超过适用期报废。

工具清洗与残留控制

施工间隙或结束后,立即用产品配套稀释剂(如酯类溶剂)清洗喷枪、辊子、刷子(避免涂料固化在工具上,下次使用需额外蘸料);

清洗后的溶剂过滤后可用于稀释面漆(符合产品要求时),减少废液浪费。

环境因素控制

施工温度控制在 5-35℃,相对湿度≤85%(低温高湿会延长干燥时间,可能导致面漆流挂,需返工补涂;高温会加速溶剂挥发,易出现干喷,需增加稀释剂用量,间接增加总用量);

大风(风速>5m/s)或雨天施工时,需搭设防风棚 / 防雨棚(避免漆雾飘散或雨水冲刷导致返工)。

六、关键提醒

不同厂家的聚氨酯面漆因树脂类型(如丙烯酸聚氨酯、聚酯聚氨酯)、固含量、密度存在差异,所有用量控制需以具体产品的《施工说明书》为基准,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可进一步提升用量精准度;

对于特种功能面漆(如防滑型、自修复型),因添加了功能性填料(如石英砂、微胶囊),用量需比普通面漆增加 5%-10%,需提前在设计阶段预留用量余量。

 

 

 

    • 客服电话

    • 13259402568
    • 18698265633
    • 服务时间

    • 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    • 微信二维码

混凝土用聚氨酯面漆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和持续的技术创新,已成为混凝土结构防护的首选材料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配套体系,并严格遵循施工规范,以确保涂层寿命与基材同步。未来,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功能性需求升级,其在新能源、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。